国内射频识别企业应未雨绸缪
时间:2014/3/12 11:22:45         【字体: 】       [ 打印本页 ]

  在图书馆借书,不用找图书管理员办理借阅手续,只需在自动借还系统上输入密码,就可轻松完成借书过程;乘坐地铁,不需要烦琐的程序,只需购买一张带有电子标签的单程车票,就可在不同线路间轻松换乘;新出生的婴儿,不用担心抱错,只需戴上电子芯片的腕带,就能准确识别身份……这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的高科技技术,就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

  射频识别又称电子标签,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相关专利申请。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被广泛用于汽车、医药、食品、交通运输、能源、军工等领域。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起步较晚,尽管近年来我国RFID相关专利申请呈现快速上升态势,但仍落后于美、日、韩等国家,市场应用也有待开发。

  针对这种状况,专家指出,目前,全球RFID领域市场竞争激烈,专利纷争不时出现,我国RFID相关企业一方面应加强技术研发,加快专利部署;一方面,随着RFID在国内市场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企业需要防范随之而来的专利风险,加强专利预警,防患于未然。

  现状 全球专利布局已经形成

  我国专利实力相对较弱

  “从全球看,RFID技术出现较早,在1973年就出现了相关专利申请。经过十多年缓慢发展,2003年之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并于2007年达到顶峰。随着RFID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相关企业在该领域的全球专利布局已经形成,自2009年以后,相关专利申请量已逐渐减退。”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短距离无线通信课题组联系人、通信发明审查部审查员李祎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据悉,短距离无线通信课题组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组织下,于2012年完成了《短距离无线通信产业专利分析报告》(下称《报告》),对RFID全球专利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报告》显示,在全球RFID专利申请中,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和德国的申请量占据前5位,并且申请量均超过千项。其中,美国的申请量达8542项,日本为7307项,韩国为4943项。相比而言,中国和德国申请量较少,分别为2669项和1658项。

  尽管中国RFID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第四,但跟美、日等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仅为美国申请量的30%。而就该领域中国专利申请看,国内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数量基本相同,分别为3435项和3444项,但就申请趋势看,国内申请人在RFID专利申请上和国外申请人相比,处于滞后和追赶的状态。不仅如此,国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处于有效状态的数量比较多,超出了国内申请人有效专利约10%。

  就该领域中国申请人来看,申请量较高的上海、北京、江苏等省市,申请人主要集中在高校等大科研机构,只有广东省的申请人以华为和中兴通讯等企业为主。“这说明我国在RFID技术方面大多处在实验室中的研发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产业化。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到国内公司在RFID技术研发上可以与国内高校开展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整合技术优势资源,以市场为驱动开发RFID技术的发展。”李祎表示。

  趋势 专利侵权诉讼愈演愈烈

  专利成为市场竞争利器

  作为短距离通信中的代表性技术,RFID应用广泛。据预测,RFID标签、阅读器、软件等将在2012年至2017年内创造约705亿美元的产值。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每个RFID相关企业都想从中“分羹”,专利侵权诉讼便成为打击竞争对手、获取商业利益的重要利器。

  据了解,RFID领域的专利诉讼可以追溯到2005年,Intermec控告Symbol销售的无线通讯产品侵犯了Intermec 6大专利权,其中包括RFID的相关专利。这是自RFID进入快速发展期以来爆发的首起专利纠纷,RFID专利诉讼大战的序幕由此拉开。美国境内RFID行业更是形成了一个专利混战场,几十家相关企业卷入,其中不乏行业巨头。

  “目前,RFID行业内专利博弈格局呈现出涉及企业多、规模多极化、类型多样化、诉讼主体化的特点。随着RFID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RFID技术的‘跑马圈地’将会愈演愈烈,将会有更多的公司申请专利,并将专利诉讼作为自己的武器来与竞争对手抗衡,以收取其他公司的专利许可费。专利诉讼已成为保护自身利益、避免竞争对手打压的盾牌。”李袆表示。

  据了解,美国是全球RFID技术最大的专利申请目标国,由于其成熟的RFID市场以及完善的司法保护体系,全球范围的申请人更愿意在美国申请专利以使其产品得以保护。比较而言,将中国作为目标国的RFID专利申请量还比较小,但是由于中国RFID市场潜力巨大,中国RFID相关企业也不可小觑专利诉讼风险。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如何防范风险,掌握主动权,防止在海外市场落入专利“陷阱”更是至关重要。

  策略 重视研发加强市场应用

  积极主动防范专利风险

  尽管和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RFID市场应用相对缓慢,但市场增速却非常快。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RFID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79.7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47.94%,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蛋糕”,中国相关企业如何增强自身专利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成为关键。

  “目前,RFID已处于技术成熟期,各大公司对其投入都在减少,相关专利申请已呈现下降趋势,但我国近年来却快速上升。这说明我国RFID技术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较多,市场还有待开发。另外,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也出台了政策,对RFID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应该抓紧时机,在研发上持续投入,积极申请更多专利,同时应特别关注市场应用,积极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李祎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

  而在提交专利申请时,中国申请人也应该注意策略。《报告》显示,在专利布局上,全球RFID主要申请人除了关注本土市场外,都很重视美国市场,其中,富士通、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公司、3M、飞利浦、IBM等公司也比较重视中国市场。“国内申请人可关注主要申请人未进入中国的专利申请,对其进行技术利用和开发。”李祎表示。

  另外,由于目前国内RFID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国外在该领域专利诉讼正风起云涌,国内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选择合适的专利保护策略,做好专利预警分析,建立强大的专利组合,采取正确的专利应诉策略也非常重要。(知识产权报 记者 吴艳)